<abbr id="8ggge"></abbr>
<kbd id="8ggge"><code id="8ggge"></code></kbd>
<pre id="8ggge"></pre>
  • <s id="8ggge"><dd id="8ggge"></dd></s>
    <s id="8ggge"><dd id="8ggge"></dd></s><cite id="8ggge"><tbody id="8ggge"></tbody></cite>
    <kbd id="8ggge"><code id="8ggge"></code></kbd>

    國內(nèi)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

    您當前的位置:發(fā)表學術(shù)論文網(wǎng)建筑論文》 云南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探索> 正文

    云南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探索

    所屬分類:建筑論文 閱讀次 時間:2021-01-18 10:42

    本文摘要:前言 云南國土面積39.4萬平方千米,94%的高原、丘陵和山地,最高海拔6740米,最低海拔76.4米,橫跨7個氣候帶,復雜的地質(zhì)地貌和立體氣候造就了云南獨特的自然地理與人文環(huán)境。 自古云南就是中國連接東南亞各國的陸路通道,與泰國、越南、柬埔寨、孟加拉、印

      前言

      云南國土面積39.4萬平方千米,94%的高原、丘陵和山地,最高海拔6740米,最低海拔76.4米,橫跨7個氣候帶,復雜的地質(zhì)地貌和立體氣候造就了云南獨特的自然地理與人文環(huán)境。 自古云南就是中國連接東南亞各國的陸路通道,與泰國、越南、柬埔寨、孟加拉、印度等國相毗鄰。 地處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帶東側(cè),是我國破壞性地震較多、受災特別頻繁和嚴重的省份之一。 雖然其土地面積僅占國土的4%,卻承受和飽經(jīng)全國破壞性地震能量的20%,可能發(fā)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區(qū)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84%; 5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4次,7級地震8年1次,既有1970年通海7.8級大震巨災,又有2014年魯?shù)?.5級中震大災的典型案例,在地震風險防控中,不平衡、不協(xié)調(diào)的問題依然突出,防震減災各項任務艱巨,責任重大。

    氣象與減災研究

      云南全省尚有44.2萬貧困人口、429個貧困村和7個貧困縣,是革命老區(qū)、民族地區(qū)、邊疆地區(qū)、貧困地區(qū)、多震地區(qū),簡稱“老、少、邊、貧、震”。 扶貧工作在本質(zhì)上是讓貧困人員生活變得美好,而安全生存環(huán)境才是美好生活的前提。 因此,在搞好經(jīng)濟發(fā)展的同時,不可忽視防災減災和減少意外傷害的重要性,只有將安全教育落到實處,才能有效地保障扶貧工作成果。 尤其在疫情防控、震情復雜的嚴峻形勢下,如何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,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公眾的普遍關注。

      需求分析

      地震無疑是世界上最恐怖的自然災害之一,縱觀云南歷史,地震災害具有頻度高、震級大、分布廣、災情重的特點。 以2012年彝良5.7級地震和鹽津5.1級地震為例,震級不算很大,但分別造成81人、22人遇難,其中75%(61人、18人)的人遇難是由墻磚和滾石導致的; 如果能通過科普宣傳,讓這個比例下降20到30個百分點,必將大大減少人員傷亡。 尤其在云南94%的山地,滑坡滾石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風險更高。

      從以往的震例來看,首先地震的人員傷亡主要在農(nóng)村,越窮越慘。 魯?shù)榈卣鸷螅暯酵咀龀鲋匾甘荆喊艳r(nóng)民兄弟的房屋修成保命房,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。 其次財產(chǎn)損失主要在城市,汶川地震財產(chǎn)損失8451億元。 一旦遭遇大震巨災,三代人積累的財富瞬間化為烏有,一震致貧、一震返貧。

      社會高速發(fā)展的今天,城市高風險,農(nóng)村基本不設防,土坯房、空心磚如果不解決,如果不采取抗震設防措施,75%的比例怎么降低? 尤其是城中村的安全隱患居高不下,誰都認為地震離我很遠、與我無關,這是典型的僥幸心理。

      一旦發(fā)生重大地震災害,災區(qū)群眾的安危冷暖牽掛著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心,牽掛著全國、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心。 防震減災應急宣傳,可以在第一時間滿足廣大群眾的知情權(quán),傳遞正能量,使抗震救災工作萬眾一心、眾志成城。 反之,可能引發(fā)網(wǎng)絡疫情、影響抗震救災工作效率,影響地震部門的權(quán)威性,甚至影響到政府處置突發(fā)事件的公信力。

      因此,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是提升憂患意識、減輕災害風險、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最簡單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。

      實踐與探索

      面臨復雜的震情形勢、艱巨的防震減災任務,針對全球疫情劇增、輸入風險依然嚴峻,云南開啟了“上下、大小、多少”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探索之路。

      (一)上網(wǎng)絡

      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、受眾廣、網(wǎng)民易于接受的特點和優(yōu)勢。 云南作為少數(shù)民族聚居的邊疆省份,在新媒體的影響下也有很大程度的變化,傳承方式、文化樣式、生活環(huán)境、經(jīng)濟觀念等等都有一定的變化。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打響以來,為做好網(wǎng)絡視聽宣傳工作,結(jié)合疫情形勢,無接觸工作要求,各級政府部門充分運用新媒體方式,主動作為、迅速行動,組織各項網(wǎng)絡防災宣傳工作。

      麗江市少數(shù)民族有納西、白、普米、藏、傈僳、彝、苗等民族,納西族占比最多,少數(shù)民族占總?cè)丝?8%左右,是全國少數(shù)民族最多的地區(qū)。 麗江市政府組織了智慧黨建網(wǎng)上宣講活動,省地震局專家以不忘初心防災為民為題,服務于全市數(shù)千名黨員干部,其中大部分人員為納西族,成為疫情后首場防震減災專題講座。

      云南省司法廳在省監(jiān)獄管理局、省戒毒管理局,省政法干校及各監(jiān)獄單位、各強制隔離戒毒所共設分會場52個,全省多民族、數(shù)千人通過網(wǎng)絡學習防震減災的科學知識。

      云南省地震局與中國移動云南公司簽訂了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,在昆明世紀廣場連續(xù)多年舉辦“防震減災 關愛生命”主題活動。 省委外宣辦、省政府新聞辦主任出席開幕式并做重要講話,體現(xiàn)了省委、省政府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,體現(xiàn)了依法行政、關注民生、以人為本、科學發(fā)展的執(zhí)政理念,并通過主流媒體進行了網(wǎng)絡宣傳。 省地震局王彬局長指出,云南移動公司秉承“正德厚生臻于至善”的價值觀,為保障民生安全、地震信息化建設、推進科普宣傳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
      (二)下基層

      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,提高城鄉(xiāng)居民防災減災意識,需要深入城鄉(xiāng)社區(qū)、學校、廠礦等基層單位災害易發(fā)區(qū)廣泛普及防災減災基本知識,重點普及各類災害防災避險、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,提高災害防御能力,形成共同關注和參與的防災減災工作良好局面。

      在全國第12個“全國防災減災日”來臨之際,國家發(fā)出“提升基層應急能力,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”號召,麗江市地震局率先在程海鎮(zhèn)、期納鎮(zhèn)等多個鄉(xiāng)鎮(zhèn)開展主題宣講。 中央電視臺拍攝的專題片《危崖奇壩》講述的就是程海地震的故事,為什么一震成湖? 為什么“永勝天坑”? 農(nóng)村民居如何選址、如何抗震加固? 通過學習,基層干部懂得了抗震設防的基本要求、明確了第一響應人的責任、學會了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、堅定了“六穩(wěn)、六保”的信心和決心。

      云南能投有限公司把防震減災知識送到最偏遠、基層的臨滄市永德中小水電站。 這里既有地震風險還有防雷防洪以及泥石流的安全風險,安全生產(chǎn)月為一線職工送安全、送關懷,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的科普活動受到基層干部群眾的普遍歡迎。

      在省委宣傳部、社科聯(lián)的大力支持下,防震科學知識登上云嶺大講堂、文化大講堂,省地震局專家多次前往大理、麗江等市縣開展《珍愛生命 夢想啟航》專題講座。 在昆明市官渡區(qū)永勝村委會,在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(nóng)村”橫幅,和高高懸掛的馬克思、列寧以及毛主席、鄧小平同志的頭像前,村民們身著新衣服,腳蹬繡花鞋,甚至抱著襁褓中的嬰兒,一同前來學習防震減災知識。

      (三)大篷車

      科普大篷車是中國科協(xié)的首創(chuàng),具有機動性、靈活性,集多種科普功能于一體,可以進行科技展品展示,科普掛圖展覽、科技影視放映和舉辦科技講座、科技報告會。 作為“流動科技館”和“科普超市”,科普大篷車可將參與式、互動的科技館展品帶到城鎮(zhèn)、農(nóng)村和少數(shù)民族等沒有科技館的邊遠地區(qū)巡回展出,同時開展一些其他的科普活動,使很少有機會到大城市科技館參觀的邊遠地區(qū)群眾,特別是青少年能夠親身感受科學技術(shù)知識帶來的快樂。

      云南省科學技術(shù)協(xié)會及其各州市所屬協(xié)會目前擁有51臺流動性科普大篷車,覆蓋面廣。 配合云南省科協(xié)、以科普大篷車科技下基層活動,深入地震重點監(jiān)視防御區(qū),充分發(fā)揮專家報告團的作用,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,在全省范圍內(nèi)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活動。 為師生發(fā)放科普材料、光碟、掛圖,寓教于樂,生動直觀; 為領導干部講解地震應急處置、綜合協(xié)調(diào)和組織指揮方略; 為廣大社會公眾講解地震應急避險、自救互救技能,數(shù)十萬人受益。

      此外,與各企事業(yè)單位聯(lián)合開展了伊利方舟、地震災害研討、學術(shù)沙龍等大型公益活動; 通過魯?shù)樾侣勚行摹?ldquo;8·03”抗震救災特別廣播為災區(qū)群眾詳細講解地震災害、科學選址、恢復重建等群眾關心的問題。 開展包括科技保障、烈度評定、震害特征、余震監(jiān)視、專家答疑、資料發(fā)放、裝備展示、圖片展示等科普活動,受到災區(qū)干部群眾的歡迎。

      配合省民宗局,開展了防震減災宣講走進云南基督神學院、伊斯蘭教經(jīng)學院和云南佛學院,針對性講解地震逃生三要訣、科學判斷三種波、防震演練三部曲、自救互救三關鍵和心理疏導三環(huán)節(jié)5方面的內(nèi)容‍‌‍‍‌‍‌‍‍‍‌‍‍‌‍‍‍‌‍‍‌‍‍‍‌‍‍‍‍‌‍‌‍‌‍‌‍‍‌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‌‍‍‌‍‍‌‍‌‍‌‍。 讓全校師生學習防震避險的科學知識、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。

      聯(lián)合教育廳發(fā)文,要求全省學校普遍開展防災減災專題活動。 把地震安全知識送進高等院校和中小學,相繼在云南大學、昆明理工大學等開展“珍愛生命 才有夢想”專題講座。 特別是云南開放大學連續(xù)5年納入新生入學教育,通過5000余學生的大課,充滿激情,科學減災、主動防災、珍愛生命、才有夢想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
      (四)小演練

      迪慶州少數(shù)民族人口占總?cè)丝诘?3.56%,生活著藏、傈僳、納西、白、彝等26種少數(shù)民族,境內(nèi)地勢北高南低,地形呈縱深切割之勢,海拔高差懸殊。 其中德欽縣靠近西藏,是云南海拔最高的縣城,是山高坡陡、高原缺氧、少數(shù)民族為主的高寒山區(qū),也是地震風險高、次生災害嚴重的地方,省地震局安排專家送去安全知識,指導應急演練,切實提升基層應急處置能力。

      相繼為駐滇解放軍、公安消防、森林武警、度假區(qū)、企業(yè)等開展“生命至上、科學救援”專題講座和演練。 從緊急救援技術(shù)、余震防范技能、心理疏導方略3個方面對部隊官兵進行詳細講解,重點回答防震避險方法和應急工作程序,強調(diào)建立軍地協(xié)調(diào)聯(lián)動機制,在抗震救災中如何自我保護、如何高效救援及在營救生命過程中,應當注意強余震的防范、救援理念、救援技能和心理疏導等專業(yè)知識。

      為中國武警、云南省軍區(qū)、藏區(qū)維穩(wěn)部隊等連續(xù)多年開展地震搜救技能專題培訓,特別是火箭軍一個主會場、45個分會場共8700多名官兵開展了防震減災緊急救援培訓,不僅學到了專業(yè)知識,更激發(fā)了戰(zhàn)士們的愛國激情,這樣的宣講入心入腦,贏得部隊首長和戰(zhàn)士們一致好評。

      (五)多渠道

      通海兩次5級地震后,震區(qū)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拆危排險、恢復重建工作,卻遇到地震謠言干擾、基層不配合等難題。 通海縣委邀請省地震局專家授課,取得了科學減災、主動防災、推動工作的宣傳實效。

      在景谷地震等幾十次應急宣傳中,省地震局專家接受中央電視臺、云南臺、昆明臺、廣播電臺、新華社、人民日報、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的多次專題采訪和深度解讀,現(xiàn)場為災區(qū)群眾講解地震災害、心理干預、科學選址、恢復重建等群眾關心的熱點、難點、焦點問題,贏得較好的社會反響。

      特別是魯?shù)榈卣鹂拐鹁葹闹笓]部16次新聞發(fā)布中,省地震局就占6次,地震烈度發(fā)布的新聞通稿被37家新聞媒體采用,我局專家23人次接受中央臺、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的專訪,接受中央電視臺、云南臺8次直播訪談,特別是龍頭山鎮(zhèn)的“震害特征深度解讀”搶占了制高點,贏得了輿論引導先機,安定了群眾心理,維護了震區(qū)社會穩(wěn)定。

      盈江地震首次刷新云南省6級地震零死亡的紀錄。 一是得益于省委、省政府10項重大措施和“三小”工程(小冊子、小應急包、小型演習)的初步成效; 二是得益于及時除危和高效的轉(zhuǎn)移安置; 三是得益于卓有成效的地震科普知識普及,人民群眾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明顯提高。 科普宣傳聚力主流媒體,除地震局部門網(wǎng)站、微信微博宣傳外,同時邀請新華社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、人民網(wǎng)、中新社、云南電視臺等主流媒體記者專題學習、研討,共同搭建權(quán)威宣傳平臺; 《云南日報》要聞全文刊登了《科學減災、主動防災 、十大措施惠民生》的重要文章; 云南電視臺《我省開展防震減災日宣傳活動》; 《春城晚報》報道《人造地震,給地球做B超》等。

      (六)少邊貧

      組織拍攝6種民族語言的《地震百科知識大全》,其中含藏語、傣語、傈僳語、拉祜語和景頗語5個少數(shù)民族語種版本,下發(fā)到民族地區(qū)、邊疆和貧困山區(qū)播放。 借助文化科技衛(wèi)生三下鄉(xiāng)集中示范活動,把黨的關懷和防震減災知識送到少數(shù)民族同胞手中(圖6)。

      制作少數(shù)民族民歌專輯,完成“農(nóng)居抗震·關愛生命”“政策性農(nóng)房地震保險在云南正式落地”“地震預警·與地震波賽跑”“主動源探測·給地球做CT”和公益科普視頻產(chǎn)品。 還制作《普洱對話——景谷地震》《防震減災示范教學片》《防震示范演練》《中小學地震安全教材》等。

      完成云南數(shù)字地震科普館建設。 依托3D技術(shù)、虛擬現(xiàn)實技術(shù)、移動互聯(lián)技術(shù),開發(fā)研制數(shù)字科普館,內(nèi)容包括“實景”參觀、成果展示、影視點播、動漫游戲等,涵蓋云南震災概況、監(jiān)測預報、震災防御、應急救援、地震科技等知識。 公眾足不出戶,就能參觀訪問科普館,是實景場館的虛擬和延伸,不受時空的限制,受眾可以更寬更廣,大幅提升了邊遠貧困地區(qū)的科普宣傳力度。 使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。

      建議與展望

      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是新聞的制造者和傳播者,以微博、微信和網(wǎng)絡視頻為主,傳播渠道的多樣、自由和開放,傳播速度的指數(shù)式增長,使地震災害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、焦點,這就更突顯了地震科普的重要性。

      地震科普可以為黨分憂,為民守夜,如同鳥之兩翼,車之兩輪,科技做強,科普惠民,贏得理解,獲得支持。 但在實踐中,地震科普工作的開展仍存在以下幾個難點:一是缺科普經(jīng)費,支持的多,資助的少; 二是缺科普人才,配合的多,實干的少; 三是缺科普場館,想象的多,體驗的少; 四是缺科普氛圍,責怪的多,理解的少。

      因此,建議以下4 方面,作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。

      重點1 :重視對領導干部的宣講。 20 世紀以來全球53% 的地震傷亡發(fā)生在中國,領導重視才能做好頂層設計,才能理解把防災減災救災納入規(guī)劃、納入預算、納入監(jiān)管、納入考核的極端重要性。 麗江市政府一次地震科普講座,領導當即要求每個縣必講、各縣一中必講,次年實現(xiàn)了地震科普全覆蓋,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。

      重點2 :加強搜救隊伍培訓。 重大地震災害的突發(fā)性和毀滅性不亞于一場大型戰(zhàn)爭的災難,震后的火災、海嘯、瘟疫、崩塌滑坡等災害鏈使得搜救難度空前巨大。 經(jīng)過專業(yè)培訓的搜救隊才能完成急難險重的救援任務,才能應對強余震等各種突發(fā)事件,才能使緊急救援科學、高效、有序。

      重點3 :加快體驗式科普場館建設。 北川縣有投資4 億元的汶川地震紀念館和1.2億元的抗震紀念園,可多震區(qū)的云南,雖然需求大、災情重,但地震科普體驗館少之又少,甚至無法和少震區(qū)的省份比,應該加快科普場館建設,為民眾提供互動學習的條件。

      重點4 :強化公眾科普特別是對主流媒體記者的科普。 地震災害固然可怕,更可怕的是不吸取教訓。 多少次慘痛的災難都是僥幸心理作祟。 追求生活質(zhì)量而忽視生命質(zhì)量,農(nóng)村、城中村基本不設防的狀況還很普遍,一震致貧、一震返貧屢見不鮮。 特別是地震應急宣傳要求高、難度大,需要我們負重前行,更需要全社會對地震科技的理解和支持。

      地震方向評職知識:地震局職工職稱評審論文發(fā)表要求

      盡管我們在地震科普方面做了一些探索,還走了不少彎路,但我們始終堅信:積極主動是樹立地震部門形象的根本出路,形式多樣是開展地震應急宣傳的有效武器,與時俱進是探索地震科普的制勝法寶,為政府分擔,為群眾服務,一切為了人民,一切依靠人民,防震減災科普永遠在路上。

      作者:李道貴 郭榮芬

    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自發(fā)表學術(shù)論文網(wǎng):http://www.zpfmc.com/jzlw/25552.html
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| 一个男的操一个女的|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|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|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| 欧美人善交videosg|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| 蜜芽亚洲欧美一区二区电影| 国产猛烈高潮尖叫视频免费| ass亚洲**毛茸茸pics| 成人免费黄网站|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|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| 国产999视频| 黄色片一级免费看|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|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| 尤物网址在线观看日本|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| 用我的手指搅乱我吧第五集| 台湾无码一区二区|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| 国产在线视频www片| 欧美激情视频网| 天天干天天插天天| 一级午夜a毛片免费视频| 校园春色另类小说| 免费在线观看h片| 美国式禁忌矿桥|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|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| 大胸校花被老头粗暴在线观看|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|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| 亚洲成aⅴ人片| 毛片免费观看网站|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| 男人猛躁进女人免费观看| 免费高清电影在线观看|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麻豆|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|